創業社群聚焦素人,培養創業典範

社群裡有形的建議與無形的典範,都是一再激勵創業者的關鍵。社群裡創業者的成績,也成為蘇建璋敦促自己前進的動力。他以 iFit 愛瘦身為例,iFit 團隊從分享瘦身資訊起家,如今已發展出客製化商品及自家品牌,並且持續拓點、開設實體門市,達成虛實整合,儼然為蘇建璋的理想。蘇建璋也欣賞社群裡,充滿前輩提攜後輩一起合作的精神。「當你提拔別人,他人自然會提拔你,無形中會幫助你到更上面的位置,這便是領導人所擁有的特質。」石舫亘補充。

國立政治大學土耳其語文學系畢業後,蘇建璋曾有意報考外交官,無奈沒有名額,於是轉戰科技業擔任國際業務,主跑中東國家。三年的時間,他來來回回中東各國數次,積累了些許存款,也熟悉當地的物流及人脈。但「我不想一直為人作嫁,我想創立自己的品牌。」他說。

蘇建璋看準美妝產業故事性高的優勢,加上他觀察土耳其保養品牌 Rosense 在日本、韓國等亞洲國家都已設點,似乎有意發展亞洲市場。於是,儘管口袋只 有 200 萬的資本額,蘇建璋有了當地人脈的背書,以及流利的語言優勢,2015 年 1 月他引進 Rosense,成為台灣唯一的代理商。相隔不到六個月,他成立自有品牌「皇家絲路」,自行研發死海泥及大馬士革玫瑰的保養品。他一邊顧及代理商品進出口貿易進程、一邊看顧自家品牌,再加上申請政府補助案,蠟燭多頭燒, 著實累壞了。

社群交流積累人脈

主打自行研發死海泥及大馬士革玫瑰保養品的「皇家絲路」創辦人蘇建璋,表示社群交流有助於他拓展創業時所需的人際網絡。他在 2016 年五月加入臉書「電商跨界合作會」的創業家社群,裡頭約莫有 150 個專營電商的創業者。 蘇建璋說,他與其他創業者不只有革命情感,也因為資訊交流,促成異業合作 的機會,共同完成公司訂單。

社群裡有形的建議與無形的典範,都是一再激勵創業者的關鍵。社群裡創業者的成績,也成為蘇建璋敦促自己前進的動力。他以 iFit 愛瘦身為例,該創業團隊從分享瘦身資訊起家,如今已發展出客製化商品及自家品牌,並且持續拓點、開設實體門市,達成虛實整合,儼然為蘇建璋的理想。蘇建璋也欣賞社群裡,充滿前輩提攜後輩一起合作的精神。「當你提拔別人,他人自然會提拔你,無形中會幫助你到更上面的位置,這便是領導人所擁有的特質。」Girls in Tech 台灣分會長石舫亘補充。

社群與成員互相滋養

年初,Girls in Tech – Taiwan 公布「 40 under 40」,勉勵 40 個 40 歲以下、 並在科技業表現優異的素人女性。「我們不等待商業雜誌來報導,既然沒有人注意到科技業傑出的女性,我們就自己來票選。」石舫亘說。

這群素人女性遍及金融業、教育業,但同樣都以科技推動世界前進。石舫亘預測當社群發展為自媒體時,將有更豐沛的機會去改變並影響社會。結果公佈後, 果真如石舫亘預期,在科技業帶來正面的迴響。但她沒有預料到的是,上榜的人 選中大約八成都向她提出疑問:「妳已經 honor(表揚)我,請問我可以幫忙做什麼?」這讓「 40 under 40」籌備團隊感到十分溫暖。

社群滋養成員,時間一長,反而也成為被滋養的對象。交點文化的聚會中,講者來自各行各業,議題雖然廣泛,但深度卻不一定能與競爭對手經營的社群相比擬。「我確信我們有很多寶藏,但不保證你在這裡可以挖到寶。」交點文化總經理王柏欽一語道出交點文化的發展隱憂。

交點文化專為學生族群設計「創。人物」的社群。在「創。人物」的聚會上,主辦單位也將鎂光燈留給素人,王柏欽表示,找尋講者時,他與團隊經常不找最有知名度的人士。「只要這個人有趣、有故事,我們就會邀請他來參加我們的聚會。」他說。他希望讓講者透過社群讓他發揮影響力,也讓多數還是學生的參與者,能更貼近講者的經驗、促成交流。

當時默默無聞、白手起家的蘇建璋,如今事業漸上軌道,品牌也日漸植入消費者心中。他歸因於那場交點台北的分享,成為他受邀至各處演講的契機。他透露,接下來有意與交點文化創辦人黃敬峰合辦系列講座,帶入更多與自身背景相關、如中東及旅行的議題。

「社群是交點文化擅長的部分,而我的品牌知名度也慢慢地起來。我很看好我們的結盟,將對創業的品牌是一大利多。」他說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