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第一桶金來自群眾募資平台

在群募平台上,許多創業者在上頭尋覓從 0 到 1 過程所需的資金。但也有許多提案者的重點不在於資金,而是想藉助平台的人氣,做產品曝光及商機測試。

上午十點的艷陽灑落在潔白的壓克力桌面,也映著陳列其上、巴掌大小的人物模型。仔細端詳一尊仿造英雄電影的角色,不一會兒便能清楚看見,模型是由塑膠線圈纏繞,圈圈紋理相疊而成。

這些模型不是工廠量產,而是透過矗立於辦公室角落、半身長的 3D 印表機,印製出來的客製化模型。

成就這台小型 3D 印表機的推手,就是 FLUX

在 FLUX 的辦公室裡,工程師埋首於優化 3D 印表機,企圖使 3D 印表機普及化、達到人人皆能輕易操作的程度。

2014 年,FLUX 帶著他們的發明,走向國際。輕便的設計,驚艷各方,一時之間,FLUX 3D 印表機洛陽紙貴。

他們創下台灣團隊在美國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上,有史以來最高募資紀錄─總共募集 2 千 700 個支持者、近五千萬元(新台幣)的資金。

募資達標的消息傳回台灣,FLUX 成為媒體寵兒,團隊成員背景也成為鎂光燈焦點。

FLUX 創辦人由平均年齡不到 25 歲的柯軒恩、林士生、游雋仁、馮硯、江尚峰等共同創辦,當時他們都還是學生身分。他們在群眾募資的成功經驗,加上媒體大幅報導的效應,為國內創業者提供籌集創業資金的另一條路。
macro-1452987_1920
群眾募資似乎是籌措第一筆創業基金的好方法,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只是資訊領域的人。彎著身子,低頭觀察乳牛神色的龔建嘉,每天巡迴於中南部各牧場,自國立台灣大學獸醫研究所畢業後,龔建嘉以獸醫師的身分,為乳牛健康把關。

他一手創立的「鮮乳坊」,則是台灣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上的經典案例。

當食安風波爆發時,民眾一度懷疑鮮乳品質,甚至抵制不買、不喝。龔建嘉在臉書成立粉絲專頁「鮮乳坊」,宣揚願景及商業模式。他企圖透過「產地直送鮮奶,牧場獸醫把關」的作法降低風險,同時也能縮短鮮乳小農與消費者的距離。

從牧場獸醫師到新創負責人,龔建嘉回憶,初期他十分擔心創業資金不夠,但群眾募資的發展,完全不是他能掌握。

當時,「鮮乳坊」聲勢蒸蒸日上,flyingV 專案經理於是主動上門,邀請龔建嘉加入群眾募資。龔建嘉起初設定一百萬的群募目標,但專案一出,民眾熱烈地表達支持。短短兩個月的時間,共募得六百多萬元。

曝光與募資並行

concert-768722_1920根據 flyingV 2015 年度回顧,僅 2015 年,flyingV 群募專案共募資 1 億 3300 多萬元(新台幣)資金,總贊助人數為 76488 人,成功案件數多達 282 件。

細看專案的平均單筆贊助金額,以科技應用類專案最多,單筆贊助金額為 2899元(新台幣),其次是設計商品類的 2311 元。

flyingV 專案經理林乃禎分析,群募專案贊助者大多希望提案者能提供實體回饋。以音樂專案為例,民眾期待贊助專案後,能獲得 CD 或樂團 T 恤等實物;若群募專案是 App 或網路平台,較難讓民眾感受到募資必要性,因而提高達標難度。

從實務上來看,新創團隊缺少現金時,可以用多種方法解決。群眾募資未必是最有效率、募資最多的管道。然而,對於年輕、沒有實績的創業團隊來說,「群眾募資是硬體創業唯一籌集資金的方式。」FLUX 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林士生表示。

年輕的網路創業團隊,若是具備寫程式的心法,再租用伺服器,簡單的 App 產品便能成形,團隊即可著手經營事業。但若產品以硬體為主,機器開模、製造、配送等,生產作業的種種環節都需要高額成本,創業門檻就會大大提高。

在群募平台上,許多創業者在上頭尋覓從 0 到 1 過程所需的資金。但也有許多提案者的重點不在於資金,而是想藉助平台的人氣,做產品曝光及商機測試。

LOMO 公司已具規模,主要以生產相機為主。儘管規模龐大、不缺資金,他們也經常向 flyingV 提案。只要一有新產品,就會在群募平台上曝光,向大眾宣布。而致力於推動內部創業的企業,當員工研發出新技術時,企業也會請員工將新產品放在群募平台上。員工不僅可以藉此初探市場,掌握更精確的消費者樣貌,也會針對受眾,培養寫買單文案的能力。

「這是一個很完整的訓練過程,不是只有缺乏資金的人來提案。」林乃禎補充。

曝光效果與募集資金,在群募平台上各具有相當數量的擁護者。兩者之間也並非對立,而是相輔相成。

龔建嘉回憶,當自己的專案放上 flyingV 之後,由於議題清楚,鮮乳坊專案始終保持在網站的熱門區。當群眾造訪網站時,便能看到鮮乳坊的募資進度。因此,鮮乳坊能接觸到原先無法觸及的客群,不僅有宣傳效果,也是專案最終得到超出六倍資金的關鍵。

然而,就直接接觸客群的效果而言,同樣曾在 flyingV 上提案、醜蔬果共同創辦人劉宇瑄則認為,群眾從群募平台入口網站進去後,能接著到專案頁面、下單的人,根本微乎其微。倒不如將平台向提案者抽取的 8%手續費,拿回粉絲團針對特定客群下廣告,宣傳效果還比較好。

「金錢來源、曝光管道都有替代方式,但若把兩者結合起來,募資平台就是最好的解方。」曾於國內群募平台嘖嘖提案、參與「起家工作室」的陳彥利說。

雖然不同創業者在募資平台上的成敗經驗不一,持平來看,群募平台確能賦予對專案有興趣的群眾,透過贊助、小額捐款的方式參與專案。使得群募得以吸納社會的力量,成為全民共同參與的活動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