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眾募資因群眾而成,也會因群眾而生紛爭。募資達標後,新創團隊面臨著履約的義務,若是處理不好,便是失敗的前兆。
前幾年彩色路跑流行時,平台上紛紛出現太白粉路跑、殭屍路跑的類似專案;太陽花學運時,提案於《紐約時報》刊載廣告的募資計畫也順利達標。緊接著,青年參政、學運相關的專案相繼而起。現在,群募平台上也有移工權益、性別平等的專案散布其中。
flyingV 曾推出「手天使」──維護身障者性權的專案,由於回饋項目中有情趣用品的項目,輿論四起。
但 flyingV 的立場很堅定。「我們不會篩選案子,」 flyingV 專案經理林乃禎說。她認為,每一個群募專案的成功,不該由平台定義,而是讓群眾決定。「我們希望各種類型的專案都能在平台上跨出第一步,找到適合的群眾,支持自己。」林乃禎說。
群眾募資因群眾而成,也會因群眾而生紛爭。募資達標後,新創團隊面臨著履約的義務,若是處理不好,便是失敗的前兆。
就台灣法律規定,群眾募資目前適用民法「附有負擔」的規定,即提案者收到贊助者捐款後,必須提供承諾之物給贊助者。
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回憶,當時群募專案中,鮮乳訂購模式複雜,有單筆訂購、固定配送等,當時專案頁面與群眾共有兩百多個問答。一下子群眾關注鮮乳的壓力加諸他身上,使他背負著極大的壓力。
但令他更擔心的是,當專案募資期間截止,倘若無法即時消化五千多筆訂單,「買一瓶牛奶居然要等大半年,就可能導致退單,也傷害鮮乳坊的品牌形象。」
龔建嘉擔心,可能引發負評四起的群聚效應。於是,他與鮮乳坊團隊抓緊分分秒秒,思索訂單及配送的系統化,同時也向具有生鮮配送經驗的厚生市集求援。
「識貨才是嫌貨人,」龔建嘉說,當新創團隊決定透過群眾來幫助自己時,便有義務特別關注群眾的意見。龔建嘉的鮮乳坊終於能夠趕在時限前解決物流、訂單排程,順利履約。但以 3D 印表機聞名、在美國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成功募資近五千萬元(新台幣)的 FLUX 就沒有這麼幸運。
在群募平台提案時,許多新創團隊仍然處於產品原型 (prototype) 的階段,距離成品遙遠。「也許是廢鐵堆出來的架構,也有可能是動畫示意圖。」 FLUX 共同創辦人暨行銷長林士生說。
林士生歸納,提案者與贊助者的互動,不外乎分為三種:其一,提案者付出所有的資金,理想產品卻做不出來,也無法退費給贊助者;其二,產品交貨時間比預期長,但中間保持與贊助者順暢的溝通,儘管延遲,還是順利交貨;最後,提案者已有完整的產品,募資平台只作為宣傳的管道,順利履約,甚至提前交貨。
在 Kickstarter 募資達標後,FLUX 陷入上述的第二種的情境。林士生除了顧及產品生產進度外,尚須處理國際物流,將產品配送至全球各地的贊助者手中。因程序繁雜,3D 印表機送達時,已經延遲六個月的時間。
當時,國內不乏媒體以「延遲出貨」為題,大書特書。輿論認為 FLUX 不應當遲交,因為延遲出貨將損及群眾權益。但很特別的是,群募平台其實允許延遲出貨的情況。之所以如此設計,為的就是給予提案者多些空間及機會,發展自身的產品及商業模式。
也因此,募資平台也要求出資的群眾,同樣要具有冒險精神。群眾的冒險在於得多花時間等待,若是不願意接受,不如待成品量產上市,再行購買商品。
不僅群募贊助者心態要有所調整,提案者亦不能仗恃群募平台賦予的彈性,而向群眾亂開支票。
保持順暢溝通
以手機遊戲「月之潮」群募專案為例,達標後,提案人捲款、不履行義務,使得贊助者得不到遊戲產品,束手無策。在贊助者絕望之際,群募平台扮演起雙方橋樑,代表群眾,向提案者追討贊助的款項、或是出貨。
近年獨立募資風行,提案者因不受平台方募資時間、上繳手續費的規定,享有更高的自由度。但無可避免地,提案者須自行處理金流、自製網頁、創造流量等,手續繁瑣。
在獨立募資中,贊助者也較無保障。「少了一個人把關與追蹤進度,總是不安心。」林乃禎憂心忡忡地補充。如果提案者有心將資金拿去套利,甚至不用於生產,贊助者根本求助無門。
當前,比起獨立募資,群眾募資平台發展得較為成熟。寵物互動裝置 Pawbo 也是考量這點,而開啟群募的計畫。只不過,台灣群募意識的進步的速度,跟不上 Pawbo 。
「我們想往國外發展,但國外群眾要怎麼贊助我們呢?」 Pawbo 共同創辦人蕭鴻欽無奈地說。
蕭鴻欽表示,台灣豢養寵物的家庭戶數約30萬戶,北美地區則約有8000萬戶,差距懸殊。團隊將來勢必抓緊商機,邁向海外發展。但台灣扣款機制礙於法規,加上群募平台介面設計,不適合非中文母語人士操作,對於新創團隊群募過程難免綁手綁腳。
再者,蕭鴻欽觀察,中國大陸深圳有許多廠商,雙眼緊盯著群眾募資平台的專案,一有合適的產品,便搶在出貨前,自行生產、問世。他以四軸飛行器為例,深圳趕在原研發團隊前頭,早一步販賣結合 VR 技術的飛行器,「做得比原本的功能更多、更精巧。」
「除非有很大的差異化跟進入的門檻,不然遭仿冒的機會很大。」蕭鴻欽進一步闡述。
新創團隊不論在任何階段上群募平台,都有機會遇到出貨卡住、仿冒猖獗、平台適應等風險,加上初期人力、資源不充沛的情況,內外相逼,心力交瘁。
瞄準國際市場的蕭鴻欽,期盼著台灣募資平台,朝一條龍、整合服務的方向發展。未來,新創團隊僅須提供想法,群募平台便接手專案設計、模型開發等,但描繪他的理想時,蕭鴻欽面露兩難的表情,「先靠自己努力,群眾幫忙才有意義。」蕭鴻欽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