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大解密]科技業品牌公關都在做什麼?

去年底離開了公視,轉身跳進科技業作品牌公關,思路的轉變和職涯發展的選擇可以另闢一個區塊來說,這裡想介紹我在八個月來,體會到的大型組織中,身為品牌公關會被賦予的期待與職責範圍。

傳統公關可能會聯想到 PR,Public Relations的簡稱,不過在新的公司中,更常以 Communications 來稱呼。以 Communications 來稱公關,放在今時今日有著更合理的脈絡,公關已經不再是公共關係的拓展、經營而已,企業發聲的窗口從過去的新聞消息發佈,增加自媒體的平台,隨時隨地可以為自己發表意見;公關也不再獨善其身,更多時候,需要與行銷部門有著緊密結合(打開 LinkedIn 上看到 Branding Manager 或是 MarComm 的職缺,通常要找的是兩邊經驗都有涉足的人,企業將 Marketing 與 Communications 結合在一起,朝向整合行銷的方向去規劃訊息)。 Communications 包含著對內對外的資訊設計,包含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的訊息策略,也涵蓋跨多元領域的專長與技能。

從 Communications 的角度,職責範圍可以區分為四大板塊,分別是對外溝通(External Communications)對內溝通(Internal Communications)高階主管溝通(Executive Communications)社群媒體訊息策略(Social Media Strategy Management)。

首先是「對外溝通」。「對外溝通」與傳統 PR 的定位比較相似。主要將公司的產品上市、技術革新、企業併購等重大消息,結合時事議題,向媒體記者推送,期待透過如媒體具備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,將消息傳遞給更多人知道,進而推展業績、達成公司設計訊息的初衷。

專做「對內溝通」工作的職缺在市場上是少見的,通常是身處的公司達到一定規模,並以跨國企業為主,才會有「對內溝通」的職位出現。「對內溝通」在於將總部的訊息確實傳達到各個子公司,既要能達成總部政策與立場一致性,並要能夠因地制宜設計符合當地文化的內容,讓員工對公司政策有感、落實在個人工作中。

「高階主管溝通」的範疇經常橫跨「對外溝通」與「對內溝通」,特別分出來是以它服務的對象來劃分。在企業外部,透過演講邀約、參與媒體舉辦的產業論壇、投書特定產業媒體與專訪發表觀點等,凸顯該高階主管在市場上的領導地位、提升其在產業中的話語權;在企業內部,則透過定期的電子報撰寫、 系列 vlog 規劃或員工開年大會等訊息設計,增進該高階主管與員工的聯繫,提升員工士氣與對企業的向心力。

「社群媒體策略」是 Communications 工作範疇中較晚發展起來的職責。鑿因於自媒體的興起,企業也漸漸注重在自媒體、社群媒體上的形象, Communications 需要構思企業的個性、與受眾說話的角度,來為企業打造一個虛擬分身,與受眾進行互動、即時的消息發布等。

Communications 是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成為的角色,也在新公司中看見大組織的優勢,以及與電視台品牌公關經營起來的差異之處。

在網路上我比較少看到品牌公關系列的文章,希望可以藉由平台文章的累積分享我的經驗,也幫助更多人理解品牌公關的工作。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幫我按讚分享給朋友,也歡迎留言跟我說想看的內容,之後我會繼續分享品牌公關的專業如何培養起來、鍛鍊起來!

遠洋移工悲傷征討《第一鮪》 大鶴起肖《編劇頭很痛》 直播場上温貞菱江沂宸較勁 《潘朵拉》秘密藏不住

【台北訊】公視新創電影短片將於4月19日與26日晚間十點起,連續兩週末播映六部短片,其中四部為新作,兩部為精選過去作品。選題涵蓋探討移工議題的社會寫實劇《第一鮪》、深入網紅直播生態的驚悚懸疑劇《潘朵拉》,金獎編劇執導描摹將執行槍決法警複雜心理的《大吉》、諷刺當前影視產業困境的職人荒謬劇《編劇頭很痛》,兩部精選則是刻畫除夕夜期盼家人回家心情的《年尾巴》,以及活屍病毒肆虐下更凸顯親情深刻的《最後一次溫柔》,取材多樣、切合時代氛圍,新銳導演挑戰觀眾的勇氣更值得期待。

在導演孫介珩執導的《第一鮪》中,由曾獲金鐘戲劇節目男配角獎的游安順在戲中演活討海人的無奈。本片在狹窄漁船上拍攝,演員及拍攝團隊得上演習課取得證照才出海,艱困的拍攝環境培養出革命情感。游安順表示,很喜歡拍攝團隊的互動,以及導演對環保議題的重視。本片從一艘遠洋漁船捕捉黑鮪魚的任務開展,寂寥的工作環境使得船上所有喜怒哀樂都被放大,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場悲劇。

《潘朵拉》由新生代氣質女神温貞菱及江沂宸同台飆戲,搭配梁以辰的出色演出。片中温貞菱嘗試特殊化妝演出清純少女可晴的悲慘遭遇,靠著閨密(江沂宸飾演)幫助,一躍成為當紅直播主。但同時她也被成名慾望吞噬,與閨密惡言相向、有多場內心的糾葛與掙扎。本片由導演吳兆鈞、李原僑執導。

《大吉》導演靳家驊曾以《女兒練習題》入選東京短片影展,編劇執導電視電影《夏之橘》獲文化部優良劇本獎、並獲金鐘獎迷你劇集(電視電影)編劇獎。在短片《大吉》中,導演靳家驊關注法警與人權議題,排除萬難訪問法警。本片由游安順飾演將執行死刑的法警,並從一個爸爸的故事出發,剖析這群平日不配槍的法警,在面對執行死刑時的掙扎與無奈。

陳柏宗執導的《編劇頭很痛》則由2019 台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林鶴軒(大鶴)擔綱演出新手編劇的角色。為了揣摩歇斯底里的編劇神態,大鶴笑稱自己「血管都要爆了出來」。片中滿懷編劇理想的他,原是王家衛的信徒,奈何敵不過現實與收視率壓力,在製作人催促中,劇本在半小時內,被迫從《花樣年華》修改成誇張的台語八點檔劇情。《編劇頭很痛》搭配本土劇美魔女丁國琳、嘻哈王子李英宏、新生代氣質女星江沂宸,以劇中劇的方式,一人分飾多角爆笑演出,反映台灣影視產業現況及底層勞動的辛酸。

由潛力新秀導演楊婕帶來的除夕懷舊奇幻作品《年尾巴》,透過成熟的運鏡與場面調度,加入導演自身對於新年與兒時成長經驗的個人情感,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,瘋狂橫掃國內外影展,讓觀眾可在頻道上再次回顧。
由吳宗叡導演執導的《最後一次溫柔》,榮獲第54屆金鐘音效獎。本片描述活屍病毒侵擾台灣,呼應近期肺炎疫情肆虐全球,結合喪屍電影與鄉土親情,巧妙勾勒上一輩人愛在心裡口難開的可愛性格,一再刺激觀眾淚腺。

公視新創電影將於4月19日晚間十點起放映短片《第一鮪》、《大吉》、《年尾巴》,4月26日晚間十點起播映《編劇頭很痛》、《潘朵拉》、《最後一次溫柔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