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在公共電視已有半年的時間了。記得當初在應徵公視職位時,很想知道工作內容的評價、公視上班環境等資訊,但在網路上能查詢到的資訊卻十分有限,也因此打鐵趁熱,想在工作之餘將所見所想逐步整理起來,也提供未來有志從事電視台媒體工作、或對品牌行銷、媒體公關有興趣的朋友參考。
簡介一下我的背景,我是台大國企系、台大新聞所畢業,公視到職前,曾在以AI技術聞名的科技公司擔任兩年的分析師,分析可供流量變現的數位廣告版位成效。 2019 年四月初離職後,約於四月中到公視任職。
為什麼選擇公視?
目前在公共電視已有半年的時間了。記得當初在應徵公視職位時,很想知道工作內容的評價、公視上班環境等資訊,但在網路上能查詢到的資訊卻十分有限,也因此打鐵趁熱,想在工作之餘將所見所想逐步整理起來,也提供未來有志從事電視台媒體工作、或對品牌行銷、媒體公關有興趣的朋友參考。
簡介一下我的背景,我是台大國企系、台大新聞所畢業,公視到職前,曾在以AI技術聞名的科技公司擔任兩年的分析師,分析可供流量變現的數位廣告版位成效。 2019 年四月初離職後,約於四月中到公視任職。
為什麼選擇公視?
當社會鼓勵創新創業的風潮,漸漸成為一股熱浪,向岸上的人襲來,人群紛紛跳進海水中。但不是所有人幸運地游到對岸,有的人不諳水性,先跑上岸;也有的人載浮載沉,還在尋找方向。
「因為接觸過創業 ,即使未來不再創業,也能理解他人創業的原因。」創業之後的人,更能抱持對創業者的同理心,不會任意否定他人的想法。
缺乏社會經驗的緣故,青年創業者彷彿摸著石頭過河、尋覓獲利的可能。為了速效,團隊參加創業比賽、爭取經費補助的同時,卻陷入不夠專注的陷阱。長遠看來,離穩定獲利只是更遠。
外在環境也沒有輕易放過創業青年,旁人的冷眼、尤其是家人的唱衰,讓他們身處憂心忡忡、唱衰創業的氛圍之中,就像鞋子裡的小石頭,不至於無法行走。但在前進的過程中讓人隱隱作痛,成為青年投身創業的另一項阻礙。
政府及各相關單位籌辦創業比賽的本意,原本是有利於驅動創業風潮。「想藉助辦比賽激勵創業成功,辦不到。」任職於台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、曾協助新創團隊多次取得募資的郭庭魁坐在台下有感而發。當他評審創業計畫時,他強烈地感覺到團隊為了獎金、為了面子,變得固執己見。郭庭魁認為,當前創業比賽太過氾濫,許多團隊在比賽中得名,便會膨脹信心,聽不進去外界的建議,以為市場將同樣地肯定其產品或服務。
「如果真的想創業,就不要參加比賽了。」他補充。理論上,有心創業的團隊應當以市場指標,取得消費者的信賴、賺市場的錢。創業團隊參加創業比賽,固然是開啟獲得創業資金的第一道門。如果深陷短期利益,忽略事業的經營,「他做了很多事情,其實都無助於創業。」
另一方面,當政府及相關單位籌辦創業比賽時,習慣以參賽隊伍數作為 KPI(關鍵績效指標),造成比賽各主辦方爭相搶團隊的亂象。
學生選擇創業題目時,時常會著眼於周遭的問題,因為是他再熟悉不過的議題。郭庭魁說:「這卻未必是好的事業。」他屢屢告訴他帶領的團隊,把經驗當作是練習,如果預見失敗,不需要太掙扎,就 fail fast(快點失敗)。
台灣創業團隊經常散發出「不好意思」的氣質。像是不好意思拿資源、不好意思講英文、不好意思展示自家產品。太多的不好意思,使得台灣前往矽谷的團隊數一年不如一年,契機一次次從手中溜走。
「打群架」是拋開「不好意思」的壯膽訣竅、也是縮短新創公司進軍國際市場距離、一塊最有力的敲門磚。為了拋開彆扭的氣質,陳泰谷鼓勵他接觸的創業團隊,行有餘力買張機票去矽谷看看。到了矽谷,則盡可能地打開五官,與創投、當地創業者交流,體驗在地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生活方式。「當你到了那個環境,就會督促自己更努力。」
「我沒有鼓勵大家都變壞、都變狼,但是當機會來臨時,要站上風口,才有起飛的機會。」陳泰谷說。
2016年九月,標榜可以隨消費者喜好、調整配料的智慧釀酒器 Alchema 成員,前往舊金山參加 2016 TechCrunch Disrupt SF 大會,與來自全球逾 70 國、750 個以上的創業團隊交換創業想法。此行不只 Alchema,另外還有 11 個台灣的創業團隊,在台灣新創競技場 (Taiwan Startup Stadium, TSS)執行長黃蕙雯的協助下,來到矽谷。
運作上帶有半官方性質的 TSS ,起源於起源於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「創業拔萃」計畫。歷任 Google、Yahoo 奇摩等擔任管理職的黃蕙雯,首要目標是打造 TSS 為「新創團隊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後一站」,將台灣創業團隊推向國際。
創業者憧憬矽谷,彷彿是創業的烏托邦。近年國內政府也舉著「亞洲矽谷」的政策大旗,欲從上到下推展台灣新創產業的資源整合。但矽谷揉合天時地利人和眾多因素,台灣創業者與創投的心態倘若不能調整,距離矽谷只是越來越遠。
在矽谷創業,沒有創投會看衰創業者的理想。自由奔放的風氣、俯拾即是的機會。反觀在台灣,創投習慣用過去評估製造業的模式,來評估 App 開發等軟體新創公司。「沿用舊有方式,卻會造成問題。」陳泰谷認為,軟體公司沒有廠房、伺服器也是租來的,既沒有實體店面,也算不準營收開始的時間。假如創投沿用過去思維,新創公司的挫折感很重。
群眾募資因群眾而成,也會因群眾而生紛爭。募資達標後,新創團隊面臨著履約的義務,若是處理不好,便是失敗的前兆。
前幾年彩色路跑流行時,平台上紛紛出現太白粉路跑、殭屍路跑的類似專案;太陽花學運時,提案於《紐約時報》刊載廣告的募資計畫也順利達標。緊接著,青年參政、學運相關的專案相繼而起。現在,群募平台上也有移工權益、性別平等的專案散布其中。
flyingV 曾推出「手天使」──維護身障者性權的專案,由於回饋項目中有情趣用品的項目,輿論四起。
在群募平台上,許多創業者在上頭尋覓從 0 到 1 過程所需的資金。但也有許多提案者的重點不在於資金,而是想藉助平台的人氣,做產品曝光及商機測試。
上午十點的艷陽灑落在潔白的壓克力桌面,也映著陳列其上、巴掌大小的人物模型。仔細端詳一尊仿造英雄電影的角色,不一會兒便能清楚看見,模型是由塑膠線圈纏繞,圈圈紋理相疊而成。
這些模型不是工廠量產,而是透過矗立於辦公室角落、半身長的 3D 印表機,印製出來的客製化模型。
成就這台小型 3D 印表機的推手,就是 FLUX。
在共同工作空間刮起風潮之前,商務辦公室是小型企業或個人工作者的主要辦公選項。儘管共同工作空間與商務辦公室外觀上差異不大,但前者更注重「互動性」,而不是傳統商辦分租的小型辦公室,團隊彼此間互不相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