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馬獎一掃台灣電影陰霾 侯孝賢最大贏家
- BBC中文網特約撰稿人譚竹雯
- 發自台北金馬獎現場
2015年11月21日

第五十二屆金馬獎於21日晚間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,《刺客聶隱娘》獲得最佳音效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劇情片、最佳造型設計五項大獎,導演侯孝賢也獲頒年度台灣傑齣電影工作者,上台領獎時他表示會持續耕耘電影,「再拼十年」。
華語電影盛事金馬獎得獎結果公布,一掃去年台灣電影僅留住「最佳女主角獎」及「最佳原著劇本」的陰霾,以《刺客聶隱娘》為最大贏家,共計獲得五項大獎。
此外,《醉‧生夢死》獲得最佳女配角、最佳新演員、最佳原創電影音樂、最佳剪輯四項大獎。
原本呼聲極高的《灣生回家》並未順利得獎,取而代之的是,以山西大同市造城開發計畫為背景的《大同》獲得「最佳紀錄片」。

《大同》監製楊琦上台時說,得獎有些意外。冷門的紀錄片議題能受到肯定,他認為是金馬獎評審委員的口味寬廣,為華語電影發展的一大鼓勵。
他也表示,團隊成員之一的剪輯師來自台灣,得獎也是肯定團隊體現「良好的兩岸合作」。
過去中國大陸電影在台灣有叫好不叫座的聲音,今年的金馬獎《山河故人》得到「最佳原著劇本」以及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獎,現場播放入圍片段時,掌聲歡呼聲熱烈,似乎有翻轉的趨勢。
連續8年從缺的「最佳動畫長片」獎項,今年得獎名單終於不再空白,入圍的兩部動畫分別為《西遊記之大聖歸來》及《麥兜·我和我媽媽》,由後者獲得殊榮。
頒獎時,在台下聽到「入圍只有兩部影片嗎?」的疑問,顯見此項獎項更為得來不易。此外,香港電影在金馬獎的表現不遑多讓,除了《麥兜·我和我媽媽》獲獎外,《踏血尋梅》演員白只也爭得「最佳男配角」的榮耀。

舒米恩·魯碧以台灣原住民阿美族語演唱的歌曲《不要放棄》獲得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」,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《塔洛》獲得「最佳改編劇本」。
兩人發表得獎感言時,不約而同提及對家鄉的感謝,滋養說故事的能量,台下觀眾報以如雷的掌聲。
儘管傍晚下著細雨,場外觀眾的熱情不減,紅地毯旁擠滿大批人潮,而人群中可以聽見許多中國大陸的口音,顯示不少來自台灣以外的民眾前往觀禮。
金馬獎由林志玲及黃子佼主持,開場的脫口秀表演巧妙融合入圍電影名稱及明星名字,逗得現場觀眾滿堂喝采。